classroom-com03-b.jpg 

這是學生一個個排排坐的傳統教室。

 

上午,帶昀昀去上一個1.5~2歲的親子課程。

昀昀已經滿兩歲,是屬於教室裡年紀比較大的孩子。

當初沒有幫昀昀報名2~3歲的課程是考量到昀昀較不容易進入團體活動,所以選擇班級人數較少(約8人),堂數較少(六堂)的入門課。

 

課程的前十五分鐘是體能探索活動,媽媽已經明顯發現這些體能器材對昀昀這個年紀的小孩來說好像有點太簡單。

但由於是新鮮的設施,昀昀很認真的探索也玩得蠻開心的。

第二階段是兒謠教唱,小朋友必須坐在家長的腿上聽老師念兒謠並做動作,這靜態的活動昀昀已經有點坐不住了。

第三階段是每週不同的主題活動,本週是『紙積木』,當老師正用娃娃示範要用紙積木做什麼動作時,昀昀已經跑到旁邊去探索新環境了。

這時,另外一個沒有輪到講課的老師就連忙去帶昀昀坐回媽媽腿上。

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只要有小朋友離開位置,另一位老師一定立刻協助他回到家長身邊。

老師的動作把家長搞的很緊張,深怕孩子一離開座位就影響了其他同學上課。

 

這樣請小朋友乖乖坐好的上課方式,讓媽媽想到了來自美國的學前教育機構『Gymboree健寶園』不同的處理方法。

健寶園的老師遇到小朋友沒耐心坐著聽講跑去探索器材時,並不會阻止他們或抓他們回來,只會偶爾叫叫他們的名字,邀請他們回到教室中間來參與活動。

在家長的陪伴下,在外探索的小朋友也不會影響到在老師面前聽課的同學。

媽媽覺得老師這樣的作法注意到了孩子的個別差異,而且自然的給予了小朋友學習的選擇權。

 

『遵守規矩』與『自由探索』這兩種對小小孩不同的引導方式,讓我想到了我們的國小、國中教育現場。

教室裡排排坐的是學習程度不同,學習能力有個別差異的學生。

但老師的教學通常是一視同仁的統一授課。

程度較弱的學生成了教室裡的客人,因跟不上授課進度,慢慢成了旁觀者而非學習者。

他們的應對方式消極的就發呆、打瞌睡或低頭塗鴉,活潑外向點的可能就開始和隔壁同學聊天、玩鬧,甚至捉弄同學或和老師抬槓。

程度超前的學生可能也覺得老師講的內容太容易,老師又不准他們看其他的書或做其他功課,聽課一陣子後就開始神遊太虛,同樣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

為什麼學習需求不同的學生,要被侷限在同一間教室,困在排排坐的座位上聽同一套教學內容呢?

仔細想想,只讓學生規規矩矩的坐在座位上,是不夠的。

 

如果,讓這兩群學生各自擁有一個小小的學習角落,或許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適當的學習機會。

程度較弱的孩子可由老師製作內容清楚明白、容易理解的講義,讓學生自己吸收後完成指定的作業,驗收自己是否學會,不理解的部份再由教師講解說明。

程度較佳的孩子可由老師提供難度較高的學習材料,讓學生鑽研探索再和教師討論。甚至可以讓學生規劃自己的學習進度與內容。

這作法一方面可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方面也能讓他們在難度適當的學習內容中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

或許這個理念不那麼容易實行,也會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

但如果老師們能集思廣益或互相合作,或許就能研發出一套更可行又符合學生個別差異的教學方法。

 

classroom.jpg 

這是適性學習,可選擇的教育情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yalan 的頭像
    hsuyalan

    昀昀咚咚和媽媽的簡單生活

    hsuy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