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86_AnneBaby_480x300.jpg 

請讓小孩一直保有這樣的可愛吧!(圖片來源:網路)


媽媽開始當家庭主婦後,除了煮飯、做家事、打點岳小弟的食衣住行外,陪岳小弟下樓去社區中庭和小朋友們玩也是每日的重要工作。

會有一些固定下來玩的小朋友,也有一些偶爾出現的。

一段時間後,媽媽觀察到了許多不同的大人對小孩的說話方式,忍不住想說:大人們,請好好和孩子說話吧!

什麼是『好好』說話呢?

 

一、走到他身邊,蹲下來,輕聲的,面對面的說話:

常看到大人們一邊跟鄰居聊天,一邊對遠處玩耍的小孩大吼:『xx ,你不要------』,『xx,你給我------』。

有時小孩也會吼回來:『媽媽,我沒有------』,『媽媽,xx搶了我的玩具------』

媽媽聽了那吼來吼去的對話,常常覺得很不舒服。

我們都希望孩子說話輕聲細語、彬彬有禮,但我們往往不自覺的做了不良示範。

孩子常聽媽媽大聲說話,久而久之,也會習慣在公共場所大聲跟別人說話。

另外,指正孩子的話,讓孩子聽到就夠了,小人兒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就多走個幾步路,蹲下來,看著孩子,認真的、輕聲的和他溝通,相信他會更容易把你的話聽進去。

 

二、不要說威脅、恐嚇的話

媽媽們的慣用語:『你再怎樣怎樣,我就怎樣怎樣。』

在我們社區中庭常聽到的說話是:『你再不聽話,我就帶你回家。』

但小孩置之不理後,媽媽依舊在跟別人聊天,沒有執行承諾,帶小孩回家。

有時會說:『你再這樣,我就把你留在這裡不管你。』

就算小孩繼續違規,媽媽也不可能就把他丟在社區中庭。

所以,為什麼要做這種不會兌現的威脅呢?

這只會失去小孩對你的信任,繼續我行我素的重複他的行為。

且讓小孩因為恐懼與害怕而改正不良行為,當威脅與恐嚇不再時,他是否又會故態復萌呢?

 

三、放下情緒再說話

有時,大人也很容易說一些意氣用事的話。

『隨便你啦!你想怎樣就怎樣------』

『好啊,既然這樣那我就永遠不管你了!』

小人兒聽到這樣的話其實會信以為真,而且傷心難過、不知所措的。

千萬不要在盛怒時說了讓大人後悔、小孩傷心的話。

也有人在小孩回話後,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跟小孩槓上了,開始翻舊帳,或逞口舌之爭。

記得,我們可是成熟的大人呢!

 

四、講道理,小孩聽得懂

大人們常制止小孩的行為,『不可以』、『不行』總是掛在嘴邊,卻不告訴他們『為什麼』?

哎呀,他們還小,聽不懂啦!

不,媽媽覺得很多道理小baby們就聽的懂了。

用說的不懂,改用表演的,比手畫腳讓他明白。

說一次不懂,那就多說幾次吧(有的道理昀昀已明白,有的媽媽還在繼續努力中)!

唯有他認同你的道理,才會真正停止不該做的行為。

當然有立即危險時,要先解除危機再來慢慢講道理。

 

五、行動甚於空喊

媽媽們常會抱怨,叫了孩子老半天,孩子還是動都不動,沒有來執行大人的指令。

與其在遠處不斷的指揮與命令小孩做事,不如就直接去帶小孩來一起工作吧!

省下叫喊的力氣,帶著孩子一起做事。

孩子學會了,爸媽不生氣了,親子關係也在無形中拉近了。

 

以上想法,有些純粹是媽媽的有感而發,有些是融會貫通書本的道理。

有興趣的人,看看這本書吧:管教啊!管教!  作者:汪培珽

 

09794_AnneBaby_480x300.jpg 

小孩的笑容,需要大人悉心呵護。(圖片來源:網路)

R0012360.jpg 

九個多月大,愛笑的岳小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y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